《Run On》結局平淡!但從六大劇情看《奔向愛情》卻發人深省

  韓劇《Run On》是由任時完、申世景、秀英、姜泰伍主演的影集,Netflix翻譯《奔向愛情》,本劇以清新感情戲獲得高度的評價,其中任時完和申世景的對話溝通都很精緻且有意義,不會只糾結於情感,更多的是自我探索,雖然完結許久,但《奔向愛情》真的是部蠻值得一看的優質休閒好劇,所以祖寧今天整理了六條劇情,想和大家一起探究編劇的故事核心。


安妞!我是追劇宅AKA細節控的 #祖寧
🎬 本篇解析影片版解析 🎬


圖自JTBC

1. 溝通與沉默的對立

溝通的反面是忍受,忍受是痛苦的來源

  溝通的反面會是什麼呢?沉默、忍受,任由外在條件替我的們心和他人互動,無論是禹植還是發生在奇善謙身上的事情,雖然他們是被害者,但有部份也是因為他們一直拒絕溝通——默默忍受著一切痛苦。

  當然有些人的沉默是有苦衷的,甚至是因為有想要保護的人,所以才忍受,所以才沉默。在一個極度需要溝通的時代,人們之間的交流頻繁到有些焦慮的程度,拒絕溝通往往是痛苦的來源,甚至當沉默成為常態,受害者的發聲就被視為危機。

編劇出奇制勝地探討正義

  祖寧很喜歡禹植事件裡,善謙執行的角色,在這部劇裡編劇絲毫沒有美化暴力這件事情,善謙毆打後輩的本質就是錯誤的,而善謙就是為了證明這件事情是「錯誤的」而展開暴行,這裡編劇做得最讓人驚豔的事情,就是違反常態的劇情

  善謙毆打後輩符合許多偶像劇裡的富二代的行為,但不管從標籤或其目的來看都有著反常地展現,在禹植事件裡他們在爭執的東西是,什麼才是正義

  善謙扮演著毆打後輩的運動員角色,成為了想要被懲罰的加害者,試圖透過受罰來證明,是非對錯即是正義,然而毆打禹植的朴圭德,則是因為忌妒善謙的優秀和背景,所以打了同樣優秀卻沒有背景的禹植,雖然現實中毆打的是禹植,但卻在心裡打的是善謙。

  這也是為什麼禹植後來和朴圭德頂嘴的內容是在講說朴圭德把禹植當作善謙的原因,他敢打禹植是因為他認為背景即是正義,他不能碰善謙,所以只能毆打沒有背景的禹植。

不公不義激發善謙的慾望

  奇善謙對朴圭德使用暴力,試圖以此證明是非對錯即是正義,但朴圭德卻在這場暴行裡,證明了背景才是正義,擁有背景的的善謙,仍然被保護了下來,以此印證了朴圭德毆打沒有背景的禹植沒有錯,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起初的第一場懲戒委員會裡,朴圭德順利逃脫的原因。

  想要伸張正義的善謙,也許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了真正想要的東西,所以在第三集中,有了那一幕奇善謙看著運動場上的父親、長官、記者,向右看是一群追趕著自己的選手們,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場表演,演給台上的人看,但他卻只是茫然地站在場上。

理解「沉默」是一種錯誤,重新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他那充滿著控制的人生,終於在那一天再也受不了了,隔日的表演裡他選擇不出發,在那一刻不奔跑也不顧及父親的意念,他想要的是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他曾說,他第一次奔跑其實是為了逃跑,跑步也是他人生第一個自己的選擇,也就是他開始逃脫父親控制的契機,但無論是開始還是結束,他的奔跑都是為了逃跑,但同時也是為了自己,過去的沉默與忍受,養大的父親的胃口,任由痛苦成為理所當然。

圖自JTBC

欠缺溝通造就暴力的互動

  父親利用家庭和睦、子女乖順的假象來營造受歡迎的人設,謊言般的家庭是奇議員和這個社會溝通的方式,溝通有很多種,其中也充滿著謊言、假象、幻影甚至是每個人希望別人看見的自己,而假象就像是成癮藥物一樣,時間一久就會上癮,奇議員對於假象的執著,令他對家庭的空虛無感,無論是和妻子還是兒女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離。

  雙方欠缺溝通,彼此之間成為了痛苦的來源,而奇議員和家人的溝通方式也就變成了控制


👉延伸閱讀:《Run On》劇名解析
解析:直線奔跑的男人&不斷回頭的女人
🎬影音板 ✍️文章版


2. 用「控制」與他人溝通的徐丹雅

  《奔向愛情》支線劇情中,特別設置了徐丹雅以及徐泰雄(偶像弟弟),這兩人分別代表著用「控制」和「假象」和他人溝通的角色,而奇議員卻集兩者為一體顯得他更加無藥可救。徐丹雅是名符其實的富二代,因為先天條件讓她總是充滿著憤怒,總是沒有禮貌也非常功利,經常對他人以「命令句」來溝通。

圖自JTBC

  對於許多有錢、有權的人來說,最快速也最有效率的方式確實就是「控制」,但生活也就相對地變得冰冷,因為不再需要顧慮情緒與感情,只需要使用金錢與權力就能讓人乖乖聽話,所以徐丹雅也就養成了冰冷的性格,又加上父親對性別的執著,讓她充滿著攻擊性,然而這樣的她卻遇見了以「畫」為語言的映禾。

  丹雅也懂映禾的語言,兩人就像是知己的存在,但卻又因為階級隔閡衝突不斷,丹雅對待他人的方式除了命令以外,也會透過「權力」去探查他人隱私,編劇以此顯現出丹雅就是一個用財權「控制」他人以此交流的角色。

  但她並不是因為不想溝通而這麼做,而是她的世界就是長成這個樣子,所以在冰冷的外表裡,她總有點莫名的可愛與溫暖,因為真實的樣子被那些複雜的條件給覆蓋住,人們其實很容易被外在的條件給影響,而看不見真正在交流的東西。


圖自JTBC

3. 控制與溫度的抗衡

  映禾的畫就是他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但他大概沒想到接上線的人(徐丹雅)會如此不可理喻。丹雅和映禾的衝突非常的直白,主要是因為丹雅的溝通方式非常暴力,映禾雖然受她吸引卻也很難適應。

  他們初次見面的時候,映禾有個很有趣的表現,當丹雅要拿浴袍給他,他雖然講著拒絕畫畫的話題,卻依然笑得相當燦爛,在這部《Run On》劇情起初,大家會發現擁有笑容的人——是我們的女主角和男配角,因為他們身為平民。

圖自JTBC

  當時丹雅問他為什麼要這樣笑,映禾說他習慣微笑並保持親切,笑容不止於發自內心的情緒表達,有時候也是為了保持禮貌和防止衝突發生的工具,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沒有笑容的丹雅和男主奇善謙,他們不需要笑容這樣的工具,他們經常使用的溝通是財權與背景,這也讓他們難以親近,身為平民的薇朱與映禾擁有笑容,用來保護自己、社交,但同時也讓他們的世界充滿溫暖

重新適應新語言,適應新溫度

  在映禾與丹雅的泳池那場戲中,丹雅甚至要映禾改掉這個習慣,不然會有感情,到了後期丹雅多次要映禾不要這樣笑,卻在最後兩人衝突最高點的時候,丹雅卻要求映禾笑一下,這真的是充滿矛盾又難解的情況。

  對丹雅來說這種溫暖的笑容大概是一種,讓她不習慣卻也難得一見的語言,所以從起初的抗拒到後續的渴求,那顆漸漸不受控的心也就浮出水面。

圖自JTBC

4. 溝通起源自關心

  《奔向愛情》第十一集的時候故事主軸進入了「消失」,前面講到了溝通有很多種——善意的、惡意的,難以理解的,帶有暴力的溝通,但人們的溝通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如此。

  人們從書信、電子郵件、簡訊、社交APP等等溝通越來越容易,演變出來的語言文化,甚至是流行語都不斷地在變換當中,女主角薇朱的工作是翻譯員,她接到了那部自己夢寐以求的老電影重翻。

她向男主角解釋:「世代會更迭,人類使用的語言當然也會發生變化。

圖自JTBC

溝通方式會一直變化,所以要保持關心

  這也就意味著,人們溝通的方式只會一直變化,而有些東西也會漸漸消失甚至是被取代,電影戲劇事實上就是一種鏡頭語言組成的溝通,編劇透過消失的議題,帶出了翻譯員與運動員產業也是個面臨消失的產業,尤其在運動賽事上如果大家沒有興趣,那就可能會消失。

  這也反映出了,人們如果對彼此不關心那也就不會有溝通交流形成,這也是為什麼,最後兩人的話題變成了希望彼此不要消失,因為他們希望彼此一直保持關心、保持溝通,持續不斷的溝通。

圖自Netflix

  而後來奇善謙經過一家咖啡廳,那間咖啡廳過去是一間錄影帶店,錄影帶也是一個漸漸被時代淘汰的東西,那一幕的呈現就像是導演對電影的更迭的一種感嘆,雖然錄影帶在消失,但人們透過錄影帶進行的溝通卻沒有停止,只是換了一種工具。


5. 與內在小孩的溝通

不再漫不目的的逃跑,因為我的目的地是

  第十四集裡,薇朱希望善謙能夠清除他們感情裡的障礙,當初她害怕自己受傷而提出分手。在最後的奔跑裡,她的自白說著她是:「為了守護自己的東西而奔跑」。

  畫面回到了她和電影的相遇,在當時電影為薇朱帶來了安全感,所以也深深地被電影吸引,她和電影交流也就是她保有自我的方式,所以她才會在任何情況下,都希望自己的工作不要被影響。

「別擔心,從現在起,我們會一起待在黑暗中」-第二集善謙對薇朱所說

  在第二集電影結束時,善謙發現薇朱看著Roll card跑完,並出現了薇朱的名字,善謙才說:「所以你是要等到最後才能看見的人。」而在第十四集中兩人在終點相遇,善謙說「我有等妳啊,我一直等到最後,直到看到你為止」更是呼應了當初第二集時善謙對薇朱說的話。

  從第二集到第十四集,善謙從直線奔跑的男人,成為不再是漫無目的奔跑,而是有了想要見的人,而駐足等待

學習對方的語言,擺脫過去的框架。

  第二集的時候是薇朱向善謙展現自己的語言,第十四集的時候是薇朱試著跑步,用著善謙的語言。兩人的溝通在無形間潛移默化,漸漸地成為了她們共同保有的溝通方式,為守護自我的薇朱也在這集之後,為善謙勇敢一點,而善謙也早在薇朱的影響下漸漸認識自我,學習自愛。

  善謙已經跨出了自己的框架,薇朱最後也擺脫自己的過去,為守護自己與所愛之人而勇敢一次。在第十四集的最後兩人化成了過去受傷的自己,就像顯現出他們內在小孩,他們的相愛安慰了彼此受過傷害的自己。

越理解自己為何會是現在的樣貌,越能夠去改變自己未來的樣子。

  內在小孩(inner child)是由米西迪在書中提及過,內在小孩是由人們經歷過的記憶與情感構成,內在小孩吸收照顧者的言行舉止,也就包含了不安全感、負面觀念和傷害,人們在長大後其實有很多行為都是受制於自己的內在小孩,許多看似沒來由的行為,都是因為內在小孩的影響。

  淺白的說就是因為過去受到的傷害,令他們產生這樣的行為,就像薇朱輕易地提出分手,是因為她對傷害的恐懼,而善謙不擅於表達,或許是因為就算表達也沒有意義,因為他的自我總是被大人們忽略,所以在長大之後漸漸不再與他人社交,而十四集的薇朱和善謙已經漸漸地在和自己內在的小孩溝通。


6. 求助其實是建立關係

  最後兩集中,善謙姊姊奇銀妃,原以為父親會為她擺平緋聞,但父親卻只是想息事寧人,絲毫沒有想替銀妃出頭或處理,善謙害怕告訴銀妃真相而傷害到她,薇朱卻告訴他應該正面對決。

  不要因為害怕傷害而逃避,更不要讓受傷的家人獨自療傷,善謙提起勇氣後,不只與銀妃一同擁抱傷痛,還提出一個一直以來懂事的她們從沒做過的事情——「告狀」。

  在許多人眼裡求助是一個失去尊嚴的行為,但其實在擁抱傷痛、相互幫助的過程裡,真正在建立的是「關係」,沉默會造就痛苦,痛苦的原因,其實更是因為沒有人理解自己,所以向他人求助也不要感到害怕,試著建立關係讓自己更有溫度吧!

編劇不只探討了「溝通」對人們來說的重要性,背後代表的其實是更深層的「關係建立」。


我是祖寧
如果你喜歡的文章,可以去追蹤我的社群,會有第一手的影集解析唷!


追蹤我的IG看第一手的劇評解析!